【#營養大百科】北部粽vs.南部粽vs.中部粽,製作方式、營養成分、沾醬一次解析
今年的端午節,準備吃粽子了嗎?你訂的是北部粽、南部粽還是比較少聽到的中部粽呢?(真的有中部粽!不是傳說中的消波塊😂),今天就從製作方式、特色還有營養上一起來看看吧!
👉各地區粽子的製作方式
✅南煮北蒸,中部3分熟!
我們常聽到「南煮北蒸」,南部粽大多是生米包完下去煮到熟,而北部粽則先將料炒熟,包起來後再拿去蒸,概念有點像是,「油飯」包到粽葉裡面蒸。而較少聽到的中部粽呢?中部粽結合了南北的概念,先將糯米泡水2-3小時,之後炒到約3分熟,再搭配其他的料包到粽葉裡,最後再蒸煮。
👉粽子熱量一顆就五六百大卡,到底高在哪?
✅熱量高低:北部粽>中部粽>南部粽
其實粽子的熱量跟1️⃣製作方式2️⃣餡料有很大的關聯,現在餡料五花八門各種都有(干貝、鮑魚、龍蝦都進去了😂),所以我們先以同樣餡料的狀況下比較。北部粽、中部粽因為會先🔥炒料,過程中加入了更多的烹調油,相對熱量較高;如果1顆粽子的餡料在爆香、炒料時加了2茶匙油,那熱量就直接多了快100大卡!而南部粽因為是用水煮的,相對用油量也比較少,外觀看起來也較白。
👉三大高熱量餡料:三層肉、蛋黃、油蔥
除了烹調方式之外,內餡也是決定熱量的一大因素!常見的餡料中,三層肉是最多油脂、最高熱量的食材,尤其它可以算是內餡主角,所以用量也會較多。同樣大小的三層肉與瘦肉相比,熱量可能會多了🔥2倍!除此之外,蛋黃、油蔥也是油脂、熱量含量較高的食材,如果想要控制熱量,可以挑選以瘦肉或者海鮮類為主的粽子,或者少吃一點三層肉的肥肉、蛋黃。
👉甜辣醬、辣椒醬、花生粉,你沾哪一種?
最後在沾醬上也會稍微影響到熱量,畢竟不管甜辣醬、辣椒醬、花生粉都會有油脂也可能會添加一些精緻糖,一匙大概就有15-20大卡。所以不管沾哪一種,適當調味就好,避免吃進太多熱量,就影響到能盡情吃粽子的扣打拉!
(最後小編很好奇...南部人真的會沾花生粉吃粽子嗎!?有沒有人可以現身說法一下🤣)